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9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一种太阳能空气-水双集热功能的平板式集热器开展研究。将集热器与具有蓄热特性的建筑南墙结合,建立实验平台,并构建了集热器被动采暖空气集热模式的瞬态理论模型。利用数值迭代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对理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吻合良好,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被动采暖模式下集热器、房间围护结构和空气的温度场以及温度随变化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黟县地区水文和地质资料以及实地调研为依据,提出了井水直接供冷、水源热泵技术、土壤与空气直接换热供冷、农家乐水(地)源热泵系统三联供以及沼气池、太阳能、地源热泵综合应用的五种浅层地热利用在皖南古民居应用的原理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对今后皖南地区古民居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莠去津(atrazine)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ethyl acrylic acid,MAA)为功能单体,Fe3O4磁性纳米微球为载体,制备了具有特异性识别莠去津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得莠去津分子印迹聚合物(atrazine-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AT-MMIPs)最大吸附量为84.34mg/g;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位点Scatchard方程对莠去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吸附机理分析。对水库水样中存在的痕量莠去津进行了模拟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莠去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检测水样中残存的痕量莠去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污染物在不同暴露时间具有不同的毒性变化规律。以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安普霉素(APR)、双氢链霉素(DIH)、硫酸新霉素(NEO)和硫酸链霉素(STS)为混合物组分,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和均匀射线法对4类抗生素设计出6组二元混合体系和4组三元混合体系,每个混合物体系设计5条射线共50条射线,采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MAT)测定这些抗生素混合物射线在6个暴露时间点(即0、12、24、48、72和96 h)对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抗生素二元和三元混合物系的50条射线对C.pyrenoidosa毒性均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即混合物射线的毒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以半数效应浓度(EC50)的负对数p EC50为毒性指标,不同混合物体系的时间毒性变化规律不同,有的混合物从0 h开始,毒性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有的从12 h或24h,甚至48 h后,毒性开始迅速增加;同一混合物体系中不同射线的毒性因组分浓度比的变化而变化,即混合物射线的毒性随毒性大的组分比例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解决皖江城市带发展土地保障与监管技术系统6个关键业务分析模块的集成问题。采用宿主平台+插件的软件架构,设计了宿主程序和业务分析模块集成的接口标准,基于.NET和ArcGIS Engine开发宿主程序和各个业务分析模块插件,实现业务模块的"即插即用",满足皖江城市带发展土地保障与监管技术系统业务模块集成需求。  相似文献   
6.
将人工浮床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有机组合,形成了以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一体化工艺,考察了其对分散式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组合一体化装置在进水氨氮、总氮和COD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25.18、31.68和172.56 mg/L的情况下,出水氨氮、总氮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47、15.74和35.73mg/L ,出水水质稳定。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可有效处理分散式污水。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建筑大学南校区为例,研究合肥市校园绿地对自然降水水质净化以及自然降水对校内人工湖水质的影响。SS、COD、TN、TP等污染物指标数据显示:校园绿地对于污染物指标去除率分别为:47%、50%、16%、51%;其中在降水径流产生20min内去除效率最高,在120min后污染物指标含量变化趋于稳定。降雨前后校园人工湖的水质数据结果显示:降水后湖中SS、COD、TP浓度变大,TN浓度变化不大,由此可知,初期降水的污染物是造成水体非点源污染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氨氮废水,通过投加微量元素Fe2+强化微生物活性,研究低碳源(碳氮比不超过3)条件下外加铁源对活性污泥脱氮性能的影响以及主要反硝化功能基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碳氮比(碳氮比为3)条件下,A反应器(ρ(Fe2+)=2 mg/L)的TN去除率比B反应器(ρ(Fe2+)=0 mg/L)提高了10.4%.持续投加Fe2...  相似文献   
9.
在总生物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活性污泥与小球藻混合组成菌-藻和纯藻系统分别处理废水,研究两种系统在光暗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微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菌-藻光照组在实验第5d时对COD、NO3--N、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99%、99%.形成了良好的菌-藻共生体.叶绿素A含量和OD值结果表明,光照...  相似文献   
10.
以无为某城区为例,通过分析当地气象、水文自然条件和建筑类型,结合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灵活运用"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合理布局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生物滞留网格、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构建雨水下渗、蓄滞、传输系统,并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重现期取3年,对改造前研究区域和增加4种低影响开发措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